從巍巍太行到滔滔渤海,從廣袤草原到富饒平原,河北這片曾見證“趕考”初心的紅色熱土,如今正以昂揚姿態在新時代畫卷上揮毫潑墨。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燕趙大地上,鋼鐵、綠色化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空天信息與衛星互聯網、數字產業等八大產業,正在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係的“四梁八柱”。在這裏,傳統產業在創新浪潮中向“高”攀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科技驅動下向“強”而興,營商環境在改革推動下向“優”而進……
與春天有約,共赴盛會。在今年全國兩會河北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中,一幅中國式現代化河北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傳統產業向“高”攀升
以創新為引領,河北傳統製造業正在煥發出新活力。
“這是一盤規格為16mm㗳00m的數字膠片,代碼、圖文、音視頻數據等多種格式電子文件通過縮微係統轉換為矩陣碼後,可以寫入到膠片中。它具有可視性、可靠性、長期性、經濟性等多重優勢,能夠很好地解決當前重要電子檔案數據異質備份領域的痛點。”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樂凱集團董事長侯景濱向上海證券報記者展示了樂凱的最新數字膠片產品。
樂凱隻是河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作為傳統產業大省,河北鋼鐵、裝備製造、石化等產業比重較大。近年來,河北把重點企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抓手,紮實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企業設備上雲等行動。到去年底,全省高端鋼材占比達22%,高端裝備增加值增長9.8%,綠色化工增加值增長12%。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河北意味著什麽?河北又將如何繼續做好這篇大文章?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河北省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河北省代表團副團長、省長王正譜表示,河北將圍繞提高質量效益,支持傳統優勢產業實施數字賦能、綠色改造。
“河北省具有很強的產業配套的能力。一是要抓好生產端的數字化改造升級,為產業創新奠定基礎;二是要抓好研發端的智能化,為科技創新賦能;三是要做好業務端的平台化。”侯景濱認為。
他表示,河北企業要進一步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就要打開門、走出去,整合外部資源,充分發揮協同創新的效能。創新不是單打獨鬥,不能關起門來悶頭幹,而是要打造共解難題、共享發展的“朋友圈”。
產業布局向“新”向“未來”
發展新興產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數據顯示,2025年,河北將實施703個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5萬億元。從項目投向領域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全部項目的56%,新興產業引領作用增強,成為全省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點。
在張家口,2017年以來,國內氫能龍頭在河北省累計投入15億元,投資建設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
談及河北發展氫能,全國人大代表、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建議,延長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風光電製氫一體化項目先行先試電價政策時限,並適時向河北全域拓展。此外,積極推動河北省已有兩條長距離輸氫管道建設,啟動臨時辦理施工手續、用地手續等措施,加快管道建設。
在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的同時,未來產業也在加速布局。
在京畿重地廊坊,的潤澤人工智能應用中心項目於2024年開工建設,這是公司自主設計、采用新一代融合架構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項目總建築麵積約22萬平方米,全部投運後可聚集10萬卡以上智算集群,能夠充分滿足AI時代算力需求,其中的B-1、B-2新型智算中心已於2024年11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旅遊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謙認為,河北要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戰略機遇,依托綠電優勢發展算力,以建設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為契機,支持廊坊、張家口打造全國算力高地,統籌布局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算力網協同發展,加速把算力優勢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營商環境向“優”而進
營商環境的“軟實力”是夯實發展的“硬支撐”。
今年2月5日,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在石家莊召開。這是河北連續第三年把“新春第一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數據顯示,自2023年5月河北省推行“雙盲”評審改革以來,參與招投標活動經營主體16.8萬家,較改革前增長7.5%。2024年,國家部署的第一批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在河北全麵落地實施,辦理環節壓減89%、辦理時限壓減67%,均居全國前列。2024年河北經營主體總量達到889.97萬戶,同比增長4.29%。
“河北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麵所做的努力,激發著企業發展活力。得益於此,君樂寶取得了持續、穩健增長。”全國人大代表、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表示。
服務企業“不停歇”,優化營商環境“無止境”。全國人大代表、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增認為,法製建設是營商環境穩定且可靠的保障。
他表示,應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方麵的法律法規體係,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堅持各類經營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企業合法經營。
“我認為,優化河北營商環境:一是要完善的社會信用體係和高質量的社會信用環境;二是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例如,企業應積極參與營商環境建設,通過反饋實際問題和提出改進建議,幫助政府共同改進營商環境。此外,社會各界也應參與到營商環境建設中來,形成合力,共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韓謙說,“隻要把企業群眾‘痛點’作為改革‘靶點’,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係,就能讓燕趙大地真正成為新時代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